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地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能源性质
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人类利用自己体力以外的能源是从用火开始的,最早的燃料是木材,以后用各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等。现正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当前化石燃料消耗量很大,而且地球上这些燃料的储量有限。未来铀和钍将提供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一旦控制核聚变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人类实际上将获得无尽的能源。
污染分类
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把有机垃圾制成农田用肥和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投放前
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投放时
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投放后
应注意盖好容器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建筑垃圾
在中国,主要的垃圾来源还包括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虽然建筑垃圾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国内并不重视建筑垃圾的回用。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积极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带领公众近距离、直观地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取得显著成效。从最初的试点到现在覆盖全国各个城市,环保设施开放已成为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
通过多样化的展现形式、生动专业的环保内容、多元的受众群体,生态环境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持久、开放、包容的全景式沟通机制。这进一步夯实了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互信,有助于传播绿色可持续的环保理念,推动和促进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环保设施开放,让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沟通。
环保设施开放形式多样,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可视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保设施开放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直播、vr等各种新媒体手段层出不穷,使环保设施开放更加生动、丰富。公众可以选择在家门口的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参观“打卡”,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云参观”其他地区的环保工作。例如,福建省南平市生态环境局运用vr技术,以全景形式“云开放”南平市建阳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带领大家以360度无死角的方式全方位参观体验,解密环保“黑科技”,实现“景随眼动”。自2020年5月成为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以来,建阳环境监测站已开展了二十余次 “线上 线下”的开放活动,先后获得“福建省十佳公众开放设施单位”“福建省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优秀案例”“福建省优秀公众参与案例”等多项荣誉。
此外,河北省搭建的环保设施公众开放云平台、上海杨浦的“云”上vr零时空之旅等都在丰富环保设施开放的“线上 线下”形式,使设施开放更多元、场景更生动、公众参与更便捷,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切实体验到“看得见”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设施开放内容丰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清全景呈现”
之前,有网友认为环境保护工作专业性太强,非常“酷炫”,让人“不明觉厉”。相比传统的宣传活动或新闻稿,环保设施开放为生态环境知识和理念的传播提供了足够宽阔、丰富的展示空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幕后的故事,得以“高清呈现”。丰富的专业知识、先进的高科技装备等,都能够以更加生动、直接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公众预约参观的热门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其每天处理生活垃圾和原生垃圾共计3000吨,占北京日产出全部垃圾的八分之一,年发电量达3.8亿度。公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垃圾吊操作、垃圾车卸料、汽轮发电机发电等工艺环节,亲眼见证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的全过程。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高碑店再生水厂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再生水厂,占地面积68公顷,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0万立方米。公众可以沿着格栅间、曝气沉砂池、曝气池、中水池一路参观,亲眼看到污水由“脏汤”变成洁净的“中水”。
通过科普讲解、高科技流程操作的现场全景演示,以及监测数据的实时变动,公众不仅能看得到、看得懂、看得清,更能直观地感受到美丽中国建设的科技支撑及其来之不易。
环保设施开放面向广泛人群,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传播“四通八达”
环保设施开放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触达更广泛的受众,上至高龄老人,下至幼儿园小朋友。活动内容涵盖了社区家庭亲子活动、学校学生科普教育等多个方面。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准确、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知,也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为进一步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社会风尚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超过2000家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累计接待了超过1.93亿次的线上线下参访。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环保设施开放也成为家庭、社区和学校的重要科普资源。例如,连云港市创联污水处理厂组织携手“童”行,共赴“污水变清流”的神奇之旅。组织小学生走进污水处理厂,让孩子们近距离探秘“污水变清流”全过程,解答他们“污水从哪里来?”“污水是怎么处理的?”“污水处理完排放到哪儿?”等一系列问题,并带领学生们参观了粗格栅池、提升池、细格栅池、曝气沉砂池、兼氧fmbr池、消毒池、出水提升泵房等污水处理设施,详细讲解了污水处理的每一道工序,使孩子们对水资源的循环、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种广泛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播“四通八达”。可以说,在环保设施开放工作中,人成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现场观摩感受、打卡心得,借由人的连接、人的分享,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参观现场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传播的起点,即使人们结束了环保设施的参观活动,传播仍在继续。
环保设施开放,是一种持续、持久的沟通方式
环保设施开放以丰富的形式、充实的内容触达广泛受众,极大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传播。
自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不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并逐步使其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全国多个城市积极响应,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数量稳步增长。浙江省自2017年至2023年8月,推动全省159家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浙江省还创建了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积极推进环保科普教育。截至2023年8月,共命名12批、278家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北京、河北、云 南、湖南、四川、宁夏等地也积极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甘肃省等地通过出台地方法规,推动环保设施开放常态化,使之深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与其他宣传工作不同,环保设施开放,不是一篇稿件,而是系列纪录片;不是摆拍的电影,而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直播”;不是一次活动,而是经年累月的陪伴。它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是“指尖可达、一眼可见”,是可分享的高清全景式传播,是政府与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的体现,增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提升了公众的环保认知与信任。
环保设施开放,这一链接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全景式沟通机制,是人民群众获取生态环境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作者:
李颖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2020年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
崔冰洁 媒商智库研究员
本文来源于《世界环境》2024.02期封面故事栏目